青岛热搜网获悉,近日有市民反映,青岛市水务管理局水质公报比较笼统。希望监测中心能把数据填完整,至少可以做好市内三区的水质公报,不要敷衍了事。
此外,市内自来水相比郊区水烧开后水垢明显,且相比口感也非常糟糕,带有一股塑料味,也希望市内水质近些年可以得到改善。
3月26日,青岛市水务管理局官方解答如下:
我市水质公报制度于2006年7月份开始实施,公报的主要内容为:全市城市供水水厂出厂水、管网水抽检结果及达标情况。出厂水和管网水执行标准为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GB5749-2022)。
全国在水质公报方面并没有统一的格式,比如说上海市公示的是出厂水、管网水指标值,苏州市公示的是半年水质公告;我市公告的出厂水、管网水点位上的指标值,其实对于水质公告而言,我市公告的更为具体与详细。
我市本地水量不足,常年靠外调水来保障城市供水,外调水硬度高,大约在300mg/L左右,水烧开后会有一定的水垢,但是符合国家规定的≤450mg/L的规定。
再次感谢您的意见与建议,我们会根据你的建议学习其他地区的好的经验做法,改善水质口感,提高水质工作。
针对市民提出的青岛水质公报笼统问题,青岛热搜君进行了查询和对比,上海中心城区水质公报中对管网水水质检测项目为7项,而出厂水水质检测项目多达43项,而且所有数据都详细公布了限值、检测最大值、检测最小值、检测平均值,且对中心城区管网水7项目、出厂水9项、常规43项目、扩展54项当月合格率也进行了详细公示。
反观青岛市水务管理局网期公布数据中,仅对出厂水的8项常规指标和管网水的7项常规指标进行了公示。虽然在数据明细部分对21个取样点进行了分项数据公示,但仍然是以上8项常规指标,且没有公布最高值、平均值等。
显然相比上海的水质公报,青岛公示的检测项和数值精细度都稍显“潦草”,但是青岛市水务管理局却自认为——“我市公告的更为具体与详细。”且不说,青岛市水务管理局的自信从何而来,单纯从答市民问的错别字来看,实在让人感觉不到虚心和认真的态度。
也许是在市民提醒后,青岛水质公报在3月25日连续发布两次,虽然检测项目和之前公示的只加了一项,但是公布的数据中已经按“市内三区”、"崂山区"、“黄岛区”等进行了区市细分,而数据明细也由原来“3个水厂出厂水水样和18个管网水水样”增加到了“11个水厂出厂水水样和27个管网水水样”。
有改观就值得点赞,希望青岛市水务管理局能够持续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,并保持对群众关切的快速响应,更希望青岛市水务管理能够戒骄戒躁,虚心接受批评,正面认识工作差距,查漏补缺,认真履职尽责,让青岛水务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……(本文文字部分由青岛热搜君原创/编辑,感谢青岛热搜网提供算力支持,转载请注明)#青岛热搜君#
青岛水务集团负责人薪酬信息捉迷藏,引用账面数据形成负面影响?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青岛热搜君
